欢迎来到外国语言文化与翻译研究中心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 设为首页|加入收藏|学校首页
当前位置: 首 页 > 工作动态 > 正文

工作动态

外国语学院教师参加“21世纪外国重要作家研究”专题研讨会

信息来源: 本站原创 作者: 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: 2015-07-06 浏览次数:

 

 

7月3日至6日,由《当代外国文学》编辑部主办、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承办的“21世纪外国重要作家研究”专题研讨会在常州召开。我院教师林瑛、兰海英、任雪丽参会。

在开幕致辞中,《当代外国文学》杂志主编、南京大学杨金才教授指出当今世界需要中外文化交流互动,希望与会专家、学者积极参与研讨,通过对外国文学的研究,为中国走向世界以及地球村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。

在历时两天的紧凑日程中,共有12位学者做主题发言。其中,华中师范大学罗良功教授论述了阿米力▪巴拉卡(1934-)诗歌之声音实验;宁波大学张连桥教授对朱利安·巴恩斯(1946-)小说《终结的感觉》(2011)进行了伦理反思;江苏理工学院李顺春教授对后“9·11”文学中之反叙事进行了阐释;上海外国语大学张和龙教授剖析了马丁•艾米斯(1949-)《金钱》(1984)与《伦敦场地》(1989)中的情色叙事;山东师范大学王卓教授解读了扎迪•史密斯(1975-)《西北》(2012)中的空间政治与伦理身份困境;上海交通大学尚必武教授以《21世纪美国小说研究的若干命题——兼谈外国文学研究青年学者的国际化发展》为题分享了其研究经验。

小组讨论分10个分会场进行,与会学者围绕“21世纪外国作家宏观研究”、“当代英美作家研究”、“诺贝尔奖重要作家研究”等议题展开。我院教师林瑛参加了第二组“当代英国作家研究”的小组讨论,阐述了《终结的感觉》中“朱利安•巴恩斯式”后现代主义历史叙事。我院教师兰海英参加了第四组“当代美国作家研究”的小组讨论,阐述了《白噪音》之威胁与控制。

与会学者认为,21世纪外国作家大都在感悟人类文明智慧的同时,对这一文明本身又抱有矛盾的态度,或加以正面表现,或加以拒斥反省。由于身处不同历史文化语境,他们在叙事视角、审美追求、呈现方式和行文品格上又各有千秋,但都不同程度地积极回应、参与或批判全球化进程,并在对20世纪文学传统的继承中展现人类新的自我与心路历程。

我院教师参加本次研讨会对于更深入地窥探21世纪外国作家建构的丰富而又深邃的文本世界具有重要启发意义,有利于拓宽学术研究思路,提高文学研究能力,是一次受益匪浅的学术交流之旅。